金秋九月,郸城县的田野生机盎然。9月5日,周口市玉米大豆滴灌水肥一体化应用观摩培训现场会在郸城县召开。来自各县市区的百余名农技专家和种粮大户齐聚一堂,共商秋田管理,共推技术应用,为周口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走进胡集乡的示范农田,整齐的玉米与大豆复合种植带映入眼帘,植株挺拔、长势旺盛。参会代表们边观摩边用手机记录,对郸城秋田管理的创新举措纷纷表示赞赏。
近年来,郸城县紧抓周口国家农高区建设重大机遇,积极探索传统农区提质增效新路径,成效显著。在胡集乡郝寺村的示范田里,玉米采用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,每亩种植密度突破5500株,实现了节水30%至50%、肥料利用率提高约25%,预计产量可提升20%。同时,该县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,通过“扩间增光、缩株保密”等关键技术,实现了“玉米基本不减产、多收一季豆”,这一增产模式受到广泛认可。
围绕技术推广,市农业农村局对全市提出明确要求:观摩培训要组织到位,让农户在田间地头“看得见、学得会”;单产提升要科学规划,因地制宜制定“一县一方案、一县一路径”,推动理论产量转化为实际产量、专家产量转化为农民产量、典型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;关键项目要实施到位,确保“好钢用在刀刃上”,发挥财政资金“四两拨千斤”的撬动作用;规模主体要发动到位,积极带动小农户融入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;指导服务要落实到位,强化专家服务和农技指导,通过培训班、技术挂图、视频讲解等多种形式,促进关键技术落地生根。
培训期间,农业专家就秋田管理进行了专题授课。与会代表实地观摩了郝寺村玉米密植滴灌水肥一体化示范田、贾集村大豆单产提升及复合种植示范田,听取了种粮大户于培康、贾飞云的经验分享,并参观了智能水肥设备展示。专家现场答疑解惑,交流气氛热烈。
眼下,秋粮丰收在望。周口正以科技赋能农业,全力书写“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”的新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