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质量整地 “以好补晚”保丰收
来源: 周口市农业农村局 时间: 2025-11-11 08:05:49 访问量:0

字体大小[ ] 打印

分享:

       秋收以来,我市遭遇连阴雨天气,造成麦播普遍比往晚。为切实种足种好小麦,我市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,实地指导农民采取抗湿晚播技术,力争“以好补晚”夯实粮食丰产丰收基础。

       11月10日,明媚的阳光普照三川大地。借助晴好天气,农民朋友快速开展整地工作。在西华县种粮大户盖会章的地里,一台深耕机械正在开足马力翻土犁地。周口市农业农村局农业专家指导组组长杜成喜走进耕作现场,连续用尺子测量犁深均达到了30公分,符合深耕标准。

       西华县种粮大户盖会章告诉记者,今年的阴雨天气为秋耕备播带来很大麻烦,为了抢抓农时,他今年又新增了几台大型农业机械,连天加夜整理土地,10号下午深耕作业将全部结束。

       盖会章说:“我们新增了3台机器,总共8台,15号之前耕种全部完成。”

       周口市农业农村局农业专家指导组组长杜成喜指出,高质量整地是做好秋播的关键,直接影响着播种质量和后期苗情生长。因此说,无论是沙土地还是粘土地,以及莲花土地,农民朋友都要趁时趁墒,因地制宜进行精耕细作,全面提高整地质量,为高质量播种奠定坚实基础,为小麦生长创造更加有利环境。

       杜成喜表示:“秸秆还田量较大的地块,务必进行深耕深翻,将秸秆翻入土壤并充分混匀,耕作深度以25至30公分为宜。这样才能为小麦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,促进其根系深扎,让小麦后期生长更为健壮,增强抗冻、抗倒伏能力,对小麦中后期生长十分有利。”

       整地质量的高低是否真的影响小麦生长?记者和农业专家很快在盖会章的另一块田地里找到了答案。在这块已经播下小麦的田里,绿油油的麦苗已经破土而出。蹲在田间,杜成喜仔细观察苗情,发现有出苗不匀的现象。究其原因,原来是整地质量不高,而又急于播种。

       杜成喜特别强调,整地是关键,墒情是主线,农民朋友要因墒情整地。对于田间有积水的地块,一定要抓紧时间开沟排水,尽快散墒,等到墒情合适的时候,再进行整地播种,力争最晚在20号之前播种完毕。

      小贴士:

      1. “以好补晚”的“好”是啥好?

      这个“好”,指的是整地的质量。起步晚了,就得把起跑线画得尽善尽美,要跟绣花一样认真,深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,这样能打破坚硬、致密的犁底层,使土壤疏松通气,费点功夫把地整好了,给种子建个“五星级的家”。

     2.具体咋操作?

     对于没有明暗积水,晴天时地表已经露白的田块,待墒情适宜时可以进行翻耕播种。深耕能让偏湿的土壤得到更好晾晒,进一步改善墒情,避免播种后因湿害导致种子霉烂或根系窒息,还能把地表秸秆翻压到底层变成肥料。

     对于没有积水但土壤水分饱和的过湿地块,要结合挖深沟,适时深松或浅旋耕散墒降渍,为农机进地和播种抢时间。降雨量大、排水差、地势低洼有积水的农田,应尽快疏通沟渠、机械抽水排涝。

     3.有啥需要注意的?

     要根据土壤墒情来,建议采用“一深二松”模式,先深层翻耕打破犁底层,再两次疏松表层土壤,让耕作层颗粒均匀,同时完成施肥、播种作业,这样能有效提升小麦产量和品质。

     不宜过早用大型农机翻耕整地,以防破坏耕层土壤结构;不宜在土壤过湿时机械镇压,尤其忌播后重压,以免造成土壤板结;不宜盲目抢时早播,防止因土壤湿度大、透气性差,导致种子霉烂或根系窒息。


责任编辑:周口市农业农村局管理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