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麦田管理技术措施 河南农业大学教授 郭天财
来源: 周口市农业农村局 时间: 2024-12-12 08:46:28 访问量:0

字体大小[ ] 打印

分享:

麦播以来,由于土壤墒情适宜,气温偏高,导致全省多地小麦根、叶、蘖生长不协调,出现不同程度旺长和假旺长,尤其是1017日之前播种的播期过早、播量偏大、水肥充足的麦田旺长现象严重。据气象部门预测,今年大概率为暖冬年,且出现阶段性强降温强升温的概率高,小麦越冬期有可能推迟,将导致已经旺长的麦田将继续旺长,目前壮苗麦田很可能转变为旺苗,若突然遭遇强降温天气,将使旺长麦田发生不同程度冻害,甚至造成冻死苗现象。

农谚“麦无二旺,冬旺春不旺”。小麦旺长危害主要有:一是麦苗生长细嫩瘦长,冬前营养消耗多、积累少,抗逆抗冻能力大大降低,若冬季遭遇强降温强降雪或持续低温天气,轻者造成枯叶死蘖,重者冻死分蘖节,导致整株死亡,将严重影响分蘖成穗和最终产量。二是冬前旺长小麦,翌年早春生长迟缓,返青慢、发根少,不能正常分蘖,导致分蘖成穗率降低。三是旺长麦田群体过大,田间郁蔽,通风透光不良,春季极易滋生病虫害。四是旺长小麦生长平衡失调,根系生长弱,活力差,茎部节间较长,秆壁较薄,弹性较差,后期抗倒伏、抗干热风等能力显著下降,且极易早衰,严重影响籽粒灌浆和产量。

各地要在对当前小麦苗情进行全面普查基础上,充分利用冬前麦田管理的最后窗口期,因地因苗细化技术方案,有效控制麦田旺长,确保麦苗安全越冬。一是机械镇压控旺。对已经出现旺长或有旺长趋势的壮苗麦田,冬前机械镇压是促进根系下扎,抑制地上部生长,控旺转壮,提高麦苗抗寒能力,防止冬季因气温剧烈变化出现黄苗死苗的最简单、最经济、最有效措施。麦田镇压应遵循“压干不压湿,压软不压硬,压轻不压重”“地湿不压地干压,阴天不压晴天压,早晨不压中午压”和“旺苗连续压、壮苗酌情压、弱苗宜轻压”的原则,并注意应沿着一个方向顺垄镇压‌,避免双向来回镇压损伤麦苗。同时,还要特别注意土壤过湿或刚浇过水的地块不宜镇压,以免破坏土壤结构;早晨有露水和土壤封冻麦田不能镇压,晚播麦田要轻压,而对过旺生长麦田可每隔7天镇压1次,连续镇压23遍,确保镇压质量和效果。二是推迟冬灌控旺。旺长麦田冬灌宜推迟至夜冻昼消的晴天上午10时至下午4时,地表温度不低于3℃时进行小水细灌,灌水量以能浇透接住底墒且确保当天渗完为宜。提倡采用滴灌、微喷、肥水一体化等节水灌溉。采用畦灌麦田,一般亩浇水量以40立方米左右为宜,避免大水漫灌,并在冬灌后及时划锄松土,避免土壤板结龟裂,透风伤根死苗。同时要防止因浇水过晚,温度降低地面积水结冰,导致麦苗在冰层下窒息死亡,或拉断麦根,吊死麦苗。三是化学控旺。叶面喷施多效唑、烯效唑、矮壮素等化控调节剂对旺长麦田有抑制地上部生长作用,但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,不可私自增加用量或重复喷施,以免产生药害。由于目前温度已经降低,化学控旺见效缓慢,在采用化学控旺时一定要关注气温条件,防止产生冻药害。四是中耕控旺。对于群体过大的旺长田块也可采用深锄断根的方法,抑制根系和地上部继续旺长。

责任编辑:周口市农业农村局管理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