郸城县东风乡:秸尽所能 防范未燃 全力护航三秋生产
来源: 郸城县农业农村局 时间: 2024-10-23 15:24:46 访问量:0

字体大小[ ] 打印

分享:

秋收以来,东风乡认真贯彻县委、县政府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的安排部署,强化秸秆还田利用的同时以“三个三”模式为载体推进秸秆禁烧工作,全镇上下干群一心,精准服务、多点发力,打好打赢“三秋”安全生产攻坚战。

一、“三个注重”全程服务三秋生产。一是注重关口前移,建好“指挥部”。全乡组建5个片区指挥部,统一划拨经费,支起大锅台,做起大锅饭,片长亲自坐镇指挥,包村干部吃住在岗,每片1辆巡逻车,免费加油,巡回宣传;村级搭建23个指挥棚,配备旋耕机、灭火器、抽水泵等物资设备,村干部全天候值班值守,进一步健全指挥体系,全面营造“三秋”生产浓厚氛围。二是注重秸秆利用,引来“打捆机”。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,外调打捆机、搂草机20余台,设置2个捆包安置点,乡农办牵头联系、居中协调,每天统计收割、灭茬、打捆进展,在各村收割后,第一时间联系村干部,组织打捆机进场打捆清运,实现秸秆饲料化综合利用。截止目前,我乡秸秆打捆超10000余亩。三是注重跟踪服务,打赢“大会战”。密切关注困难群体收割情况,组织乡村干部、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帮扶工作,确保“不漏一户、应收尽收”。同时,加强种植大户玉米收割全过程跟踪服务,班子成员亲自担任联络员,在收割时,组织派出所、乡村干部到现场维护秩序,劝离捡拾群众,确保有序开展秋收工作。

二、“三个强化”全面筑牢禁烧防线。一是强化巡逻宣传,做到全覆盖。全乡8台巡逻车和23支村级骑行小队每小时巡逻一次,特别是在中午12时至14时,下午17时至19时等重点时期,不间断到田间地头巡逻宣传,以高强度、高频次、全覆盖的宣传力度,全面营造“不让烧、不敢烧、不能烧”浓厚氛围和禁烧声势。二是强化人防技防,实现无盲区。严格落实“1530”应急响应机制,安排6名工作人员,全天候3班倒,盯守蓝天卫士,花费5000元购买备用电池、网线,防止意外停电,确保蓝天卫士值班人员一旦发现火情,第一时间锁定具体位置,第一时间向所在片区、行政村通报情况,附近执勤人员、旋耕机第一时间前往支援,扑灭火情。三是强化干群联动,确保零死角。各村广播每天不间断循环播放《禁烧通告》,在乡村主干道悬挂宣传横幅,通过组织村民群众手写防火宣传标语、与农户签订承诺书,开展“小手拉大手”活动等方式,确保三秋禁烧相关政策家喻户晓、人尽皆知。同时开通有奖举报热线,组织群众志愿者与乡村干部一同值班巡逻,动员群众参与到秸秆禁烧中来,全面织密织细秸秆禁烧防护网。

三、“三个到位”全力压实工作责任。一是督导问责到位。由乡纪委牵头成立督导组,每天早、中、晚不定时对各指挥部人员在岗情况进行督查,督查情况一天一通报、三天一评比,对前三名和后三名的行政村分别进行通报表扬和通报批评。二是奖惩落实到位。加强后勤保障,由乡镇主要领导带队,每天晚上进行查岗,明确工作纪律,现场落实奖惩,持续营造严的氛围。同时,加大激励政策,如果全乡不出现火情,每村额外奖励经费1000元,如果任意一村出现火情,全乡各村全部取消经费奖励,促使各村相互监督,协同配合。三是应急处置到位。按照“安全行驶、安全作业、安全驶离”要求,每台收割机、灭茬机都有一名乡干部结对引导,协调解决秋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、疑难问题。同时,乡应急队、派出所、督察组3台巡逻车在乡村主干道来回巡逻,一旦发现突发情况,确保5分钟内赶到现场处置。截止目前,东风乡“零火点”、“零事故”、“零舆情”,“三秋”生产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。

责任编辑:周口市农业农村局管理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