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科技学院教授茹振钢:加强小麦冬管 夯实丰产基础
来源: 周口市农业农村局 时间: 2024-12-11 18:24:55 访问量:0

字体大小[ ] 打印

分享:

        今年麦播后,由于主产区气温偏高、墒情较好,一方面为小麦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,小麦播种质量、出苗情况总体好于往年,播种面积、一二类苗比例均较上年有所增加,长势总体正常偏好;另一方面,也使黄淮麦区部分区域小麦却出现了旺长现象,引发了业内的高度关注。河南科技学院教授、著名小麦育种家茹振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当前应加强小麦冬前田间管理,夯实明年小麦丰收的基础。

旺长现象对小麦的生长和产量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。首先,旺长的小麦由于地上部分生长过快,地下根系发育不良,导致小麦的抗寒能力下降,易受冻害。其次,旺长的小麦在生长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养分,导致土壤肥力下降,影响小麦后期的生长发育。此外,旺长还会增加小麦病虫害的发生风险,给小麦生产带来更大的挑战。

分析旺长现象的原因,除了气候条件适宜、播种量过大等外部因素外,还与农民的种植习惯和管理水平密切相关。部分农民在种植过程中缺乏科学指导,盲目追求高产,导致播种量过大,形成旺长。同时,部分农民在田间管理过程中缺乏精细化操作,未能根据小麦的生长情况和土壤条件及时调整管理措施,也加剧了旺长现象的发生。

针对当前黄淮麦区小麦旺长现象,河南科技学院教授茹振钢表示,应充分利用好冬前的最后窗口期,加强小麦冬前田间管理,以培育冬前壮苗为主线,以“镇压控旺、水肥促弱、防病除草”为重点,因地因苗细化技术方案,落实落细冬前田管措施,确保小麦安全越冬。

镇压控旺 对于旺长的小麦,应采取镇压措施来控制其地上部分的生长。镇压应坚持“压干不压湿、压软不压硬、压轻不压重”的原则,选择晴朗天气、土壤墒情适宜的时候进行。通过镇压可以抑制小麦地上部分的生长速度,促进地下根系的发育,提高小麦的抗寒能力。同时,对于群体偏大、叶片过长但个体瘦弱的假旺苗,以及有缺肥症状的麦田,不宜采用化控措施,而应喷施磷酸二氢钾等生长调节剂来促根健苗、增强抗性。
水肥促弱 针对弱苗麦田,应加强水肥管理来促进其生长发育。应根据麦田的墒情和土壤肥力状况合理浇水施肥。对于土壤墒情较好的麦田,可适当推迟浇水时间;对于土壤墒情较差的麦田,应及时浇水补墒。同时,应根据小麦的生长情况和土壤肥力状况合理施肥,以补充小麦生长所需的养分。
防病除草 今年秋季气温偏高、主产区墒情较好,小麦病虫草害发生风险增加。因此,应加强小麦病虫草害的防治工作。应坚持“预防为主、综合防治”的植保方针,实施“分区治理、分类指导”的防控策略。对于麦田杂草的防治,应抓住冬前有利时机及时开展化学除草工作,防止出现冻药害。同时,应加强小麦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工作,及时发现并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。

茹振钢教授指出,小麦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,需要农民朋友在种植过程中加强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。他建议农民朋友在种植小麦时要科学控制播种量、合理密植;在田间管理过程中要加强精细化操作、因地制宜地调整管理措施;在病虫害防治方面要加强监测和预警工作、及时发现并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。

展望未来,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国家对农业支持的力度不断加大,我国小麦生产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。相信在广大农民朋友的共同努力下,我们一定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,实现小麦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,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。

来源:河南经济报

责任编辑:周口市农业农村局管理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