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湿能否旋耕?晚播选啥品种?每亩播量多少?田间积水咋处理?……针对晚播小麦生产中农户普遍关切的问题,我市精心制作附带联系电话的“五张表”,给出全面解答,为农户“按图种麦”提供精准指引。
今年秋季,我市遭遇了较为严重的秋涝天气,导致小麦播种时间推迟,农户们心急如焚,急需科学的技术指导来应对晚播带来的挑战。为扎实推进“三秋”生产,夯实明年夏粮丰收基础,我市精心谋划,采取多项有力措施,助力小麦抢时播种。
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印发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“三秋”生产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的通知》,围绕农技服务、农资供应、农机调度、沟渠连通及秸秆禁烧等关键领域,构建全方位服务保障网络。在此框架下,精心编制的五张实用图表,让服务保障更直观、更高效。
这五张图表分别为农技服务信息表、农机调度信息表、农资供应信息表、沟渠连通信息表和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信息表。每张图表均详细列明服务内容、责任单位、联系人及联系电话,农户只需扫码查询或直接致电,即可快速获取技术指导与服务支持。
农技服务信息表聚焦晚播小麦关键技术难题,针对性提供排涝除渍、“四补一促”(即补种补栽、增施肥料、调控播量、选用良种,促进苗情转化)等应变措施,助力农户科学应对连阴雨影响;农机调度信息表全面摸排本地农机保有量与作业需求,建立动态调度台账,方便农户联系机主,确保农机具有序作业、提高播种效率;农资供应信息表公示质量可靠、价格稳定的农资配送点信息,同时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行为,保障农户用上“放心种、放心肥、放心药”;沟渠连通信息表明确沟渠管护责任主体与管护标准,确保田间“旱能浇、涝能排”,为小麦生长创造良好水利条件;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信息表则坚持“疏堵结合”,推广秸秆还田、饲料化等本地化利用模式,既消除焚烧隐患,又实现资源循环利用。
“五张表”的推出受到农户广泛好评,被赞为抢时播种的“及时雨”。项城市农户李明星感慨道:“以前遇到种地难题不知道找谁,现在有了这些表,一个电话就能联系到专家或服务人员,真是省心又高效!”
在多项措施的助力下,我市的小麦播种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。截至11月9日17时,全市已腾茬1137.1万亩、整地892.9万亩。全市已播种653.3万亩,已出苗183.6万亩。
麦播技术连连看
1. “以好补晚”的“好”是啥好?
这个“好”,指的是整地的质量。起步晚了,就得把起跑线画得尽善尽美,要跟绣花一样认真,深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,这样能打破坚硬、致密的犁底层,使土壤疏松通气,费点功夫把地整好了,给种子建个“五星级的家”。
2.具体咋操作?
对于没有明暗积水,晴天时地表已经露白的田块,待墒情适宜时可以进行翻耕播种。深耕能让偏湿的土壤得到更好晾晒,进一步改善墒情,避免播种后因湿害导致种子霉烂或根系窒息,还能把地表秸秆翻压到底层变成肥料。
对于没有积水但土壤水分饱和的过湿地块,要结合挖深沟,适时深松或浅旋耕散墒降渍,为农机进地和播种抢时间。降雨量大、排水差、地势低洼有积水的农田,应尽快疏通沟渠、机械抽水排涝。
3.有啥需要注意的?
要根据土壤墒情来,建议采用“一深二松”模式,先深层翻耕打破犁底层,再两次疏松表层土壤,让耕作层颗粒均匀,同时完成施肥、播种作业,这样能有效提升小麦产量和品质。
不宜过早用大型农机翻耕整地,以防破坏耕层土壤结构;不宜在土壤过湿时机械镇压,尤其忌播后重压,以免造成土壤板结;不宜盲目抢时早播,防止因土壤湿度大、透气性差,导致种子霉烂或根系窒息。